齐鲁师范学院首次岗位设置与聘任办法
根据山东省人社厅《关于加快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鲁人社发〔2011〕29号)、《关于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实行竞聘上岗的指导意见》(鲁人发〔2009〕4号)、《关于印发山东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鲁人发〔2007〕28号)、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山东省人事厅《关于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兼职审批有关问题的通知》(鲁人发〔2008〕71号)、《转发省人事厅关于山东省事业单位实行人员聘用制度暂行办法》(鲁厅字〔2005〕43号)、《关于印发山东省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结构比例指导标准的通知》(鲁人发〔2007〕77号)、《关于印发山东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级岗位设置管理办法的通知》(鲁人社发〔2011〕30号)、《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省属本科高校岗位设置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鲁教人函〔2009〕6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是以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促进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为目标,合理配置教学、科研人才资源,强化岗位职责,提高办学效益,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建立一支结构优良、精干高效的教学、科研队伍,实现建设高水平普通本科高校的发展目标。
基本原则是按需设岗、资格准入、公开公平、择优聘任。
二、组织领导
为保证岗位设置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成立岗位设置与聘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岗位设置和聘任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监督;岗位设置与聘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人事处,成员由相关部门人员组成,具体负责全校岗位设置工作的方案制订、组织、协调及人员聘用等工作。分专业类别成立由党、政、工会负责人和专业技术人员代表参加的专业技术岗位竞聘推荐小组;学校学术委员会在竞聘推荐小组意见的基础上综合评价并推荐拟聘专业技术职务人选。学校党委集体研究确定岗位设置和聘任人选。
三、岗位设置
根据山东省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结构比例指导标准,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以实际在职在册和人事代理制人员的总人数编制岗位总数。
我校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其中专业技术岗位分为主系列专业技术岗位和辅助系列专业技术岗位,教师是主系列专业技术岗位。山东省将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分为十个等级,厅级正职对应三级,依次向下排列;专业技术岗位分十三级,正高级对应一至四级、副高级对应五至七级、中级对应八至十级、初级对应十一级制至十三级;工勤技能岗位中技术工岗位分五个等级,即一至五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级。
1.教师岗位是主系列专业技术岗位。我校设三级至十一级,即教授三级、四级,副教授一至三级,讲师一至三级,助教级。各系、公共基础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教师教育学院、继续教育中心、省中小学师训干训中心是教学部门,其工作岗位是教学为主型岗位。省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是教学研究部门,其工作岗位是教学科研型岗位。为有利于学科建设,三级教授岗位只设在系。教学部门科级以下管理岗位可以由讲师以下的教师兼任,处级管理岗位可以由四级教授以下的教师兼任。专职学生辅导员包括系党总支副书记、团总支书记和副书记,专职学生辅导员评聘教师职称,实行专门考核管理,党总支副书记占管理岗位的编制。
2.教学辅助部门的专业技术工作岗位为辅助系列专业技术岗位。我校设四级至十一级,即正高四级,副高一至三级,中级一至三级,初级。图书馆、档案馆、网络管理中心、山东省教育史志办公室、学报编辑部、派驻山东新世纪网络教育有限公司的机构是教学辅助部门,其工作岗位对应相关或相近的专业技术系列,科级以下管理岗位可由中级以下的专业技术人员兼任,处级管理岗位可以由四级教授以下的教师或其他系列高级以下职称的人员兼任。系实验室岗位、计算机房管理岗位是教学辅助专业技术岗位。教学场地看管、教学资料缮印等工勤人员占用教学辅助岗位编制。
3.管理岗位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设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等管理岗位,分别对应三至十级职员岗位。管理部门中部分岗位设财会、工程、卫生等专业技术岗位,科级以下管理岗位可由中级以下的专业技术人员兼任,处级管理岗位可以由四级教授以下的教师或其他系列高级以下职称的人员兼任。
4.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职责的工作岗位。设高级工岗位、中级工岗位、初级工岗位,依次分别对应三至五级工勤技能岗位。普通工岗位名称沿用现岗位名称。
四、岗位设置办法
1.以我校在职在册职工(含内退职工)和人事代理聘用制职工总人数设置学校总岗位数;在上级下达的岗位不能满足现有总人数的情况下设置学校聘用岗。
2.教师系列是我校主系列,按山东省规定的标准设置岗位,在下达的岗位外另设学校聘用岗位。
3.由于辅助专业技术系列总人数较少,首次聘任时教辅岗位不同的专业技术系列岗位混设,一起进行竞聘;在下达的部分岗位外另设学校聘用岗位。
五、专业技术岗位兼职
1.厅级干部兼任专业技术职务,本人填写审批表,报省委组织部审批。
2.处级以下管理干部一般不兼做专业技术工作,专业技术人员兼任处级以下管理岗位的,本人填写审报表,处科级岗位报学校党委组织部审批,其他岗位报人事处审批。专业技术人员承担校内与教育教学工作相关的相应职级的管理工作应适当控制。
3.经审批同意兼职并执行专业技术岗位工资的,应在核准的专业技术岗位数额内,参加专业技术岗位竞聘上岗,确定其具体的专业技术岗位并完成该岗位专业技术工作,同时参加管理岗位的竞聘上岗。
4.专业技术二级岗位是省重点设置的专任岗位,不实行兼职。专业技术三级岗位是学校重点设置的专任岗位,此次首聘不实行兼职。
5.此次岗位设置完成后,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兼做管理工作,聘任到四级或七级岗位上的,统一占用管理岗位,按管理岗位职责进行考核;聘任到五级或六级岗位上的,统一占用专业技术岗位,按专业技术岗位职责进行考核。
六、聘任与要求
(1)各类岗位的一个聘期一般为3年,聘用时间一般应满一个聘期。
(2)首次聘用时距法定退休年龄不满一个聘期的,可按现聘岗位签订聘期至退休。
(3)教师系列职称的人员可以参加教辅岗位竞聘,原则上教师外系列职称的人员不可参加教师岗位的竞聘。
(4)非高校教师职称已在我校教师岗位工作三年以上且考核合格的,首聘时可根据教学工作需要暂时聘用在教学岗位工作,但仍按原职称聘任,一年后经考核符合教师相应级别职务的,可申报评审与原职务资格同等级的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5)聘期管理执行《转发省人事厅关于山东省事业单位实行人员聘用制度暂行办法》(鲁厅字〔2005〕43号)。对聘用期间随意脱岗和自行在外兼职的人员,将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处罚或解聘。对未聘用、拒聘及聘余人员,按上级有关管理规定办理。聘期内原则上不允许申请聘任高一级职务,如确因工作需要,可以申请取得高一级岗位资格,岗位履职及考核按实际聘任相应岗位的时间计算。
七、工资待遇
1.学校岗位聘用完成后,从聘用起始时间的下个月起,按所聘岗位确定岗位工资。
2.首次聘用时,对超出专业技术岗位限额按校聘方式聘用的人员,如本人考核合格,暂时按上级和校内有关规定确定其相应工资及岗位津贴待遇。
3.对低聘下一专业技术职务层次的人员,暂时仍执行其原岗位工资不变。
八、竞聘时间安排
1.2011年12月23日,学校教代会主席团全体会议,审议、修改《齐鲁师范学院首次岗位设置与聘任办法》和《齐鲁师范学院岗位津贴试行方案》。
2.2011年12月27日,召开全校科级以上干部、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参加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动员大会。
3.2012年1月根据征集全体教职工意见,对《齐鲁师范学院首次岗位设置与聘任办法》和《齐鲁师范学院岗位津贴试行方案》进行修订。
4.2012年 2月 16日,党委会审定《齐鲁师范学院首次岗位设置与聘任办法》、《齐鲁师范学院岗位津贴试行方案》。
5.2012年2月17日召开全校处科级干部、教授、副教授、教研室主任大会,公布《齐鲁师范学院首次岗位设置与聘任办法》,布置竞聘工作。
6.2012年2月18日--2月20日,教师填写《齐鲁师范学院教师系列专业技术岗位竞聘申请、审核表》(附件2,一式二份,下同)、《齐鲁师范学院首次竞聘上岗教学工作量统计表》(附件7)、《齐鲁师范学院首次竞聘上岗科研、教研成果统计表》(附件8);教辅人员填写《齐鲁师范学院教师外系列专业技术岗位竞聘申请、审核表》(附件3)、《齐鲁师范学院首次竞聘上岗科研、教研成果统计表》(附件8);管理人员填写《齐鲁师范学院管理岗位竞聘申请、审核表》(附件5);工勤人员填写《齐鲁师范学院工勤技能岗位竞聘申请、审核表》(附件4)。专业技术职务人员自愿兼任管理岗位的同时填写《齐鲁师范学院专业技术人员兼任管理岗位竞聘申请、审核表》(附件6)。同时准备提交相关科研成果等材料。
7.各类表格及材料均于2月20日下午交至各专业推荐小组,表格均是一式二份。
8.2012年2月21日上午9点前各专业推荐小组(单位)将《齐鲁师范学院工勤技能岗位竞聘申请、审核表》(附件4)、《齐鲁师范学院管理岗位竞聘申请、审核表》(附件5)、《齐鲁师范学院专业技术人员兼任管理岗位竞聘申请、审核表》(附件6)报人事处。
9.2月21日到2月24日各专业推荐小组组织专业推荐小组成员进行推荐排序。
10.2012年2月24日下午3点前各推荐小组将参加竞聘的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的推荐排序名单、《齐鲁师范学院教师系列专业技术岗位竞聘申请、审核表》(附件2)、《齐鲁师范学院教师外系列专业技术岗位竞聘申请、审核表》(附件3)、《齐鲁师范学院首次竞聘上岗教学工作量统计表》(附件7)、《齐鲁师范学院首次竞聘上岗科研、教研成果统计表》(附件8)及相关科研成果等材料报人事处。
11.2012年2月25日以后人事处复核、整理专业技术人员和一般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材料;组织学校推荐组量化打分;学术委员会推荐拟聘专业技术人员;对拟聘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公示,公布聘用结果;上报上级有关部门备案;人事处代表学校与受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
九、附则
(一)本办法经学校教代会主席团会议通过后施行,原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二)本办法由学校岗位设置与聘任工作领导小组授权人事处负责解释。
附件:1.齐鲁师范学院首次岗位竞聘细则
2.齐鲁师范学院教师系列专业技术岗位竞聘申请、审核表
3.齐鲁师范学院教师外系列专业技术岗位竞聘申请、审核表
4.齐鲁师范学院工勤技能岗位竞聘申请、审核表
5.齐鲁师范学院管理岗位竞聘申请、审核表
6.齐鲁师范学院专业技术人员兼任管理岗位竞聘申请、审核表
7.齐鲁师范学院首次竞聘上岗教学工作量统计表
8.齐鲁师范学院首次竞聘上岗科研、教研成果统计表
9.齐鲁师范学院首次竞聘上岗教学、科研、社会兼职量化办法
二〇一二年二月十七日
附件1
齐鲁师范学院首次岗位竞聘细则
一、教师系列专业技术岗位
(一)教师岗位设岗
教授三级岗位、教授四级岗位、副教授一级岗位、副教授二级岗位、副教授三级岗位、讲师一级岗位、讲师二级岗位、讲师三级岗位、助教级岗位。(教授一级岗位的申报条件按照国家统一规定执行,教授二级岗位的申报条件按照我省统一规定执行。)
(二)竞聘教师岗位人员的基本条件
1.校内具有相应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人员。
2.思想道德品质良好,遵纪守法,为人师表,恪守教师职业道德,教书育人,学风端正,自觉抵制学术腐败。
3.具有高校教师资格或岗前培训合格,能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4.近三年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教学质量评价合格,年度考核结果为合格以上。
5.积极参加学校及系(院)部组织的各项活动,承担并完成学校及本单位安排的其他工作任务。
(三)竞聘教师岗位人员的任职及业务条件
1.兼任班主任同等条件优先聘用。
2.按教务处、科研处制定的《齐鲁师范学院首次竞聘上岗教学、科研、社会兼职量化办法》,根据竞聘人员任现职以来的科研情况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量化打分排序。
二、 教师外系列专业技术岗位
(一)教师外系列专业技术岗位
设正高四级岗位、副高一级岗位、副高二级岗位、副高三级岗位、中级一级岗位、中级二级岗位、中级三级岗位、初级岗位。
(二)竞聘教师外系列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条件
1.校内具有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人员。
2.思想道德品质良好,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服从工作安排。
3.具有履行相应专业技术职务的能力,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近三年考核结果为合格以上。
4.积极参加学校及本单位组织的各项活动,承担并完成学校及本单位安排的其他工作任务。
(三)竞聘教师外系列专业技术岗位的业务条件
竞聘教师外系列专业技术岗位人员按照任现职以来的工作业绩和考核评价、科研(参照教师系列条件)、社会兼职情况等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后排序。
三、工勤技能岗位
根据工勤技能岗位数,按取得的技能证书档次、工作态度、工作业绩等由学校组织的竞聘推荐小组进行评价、推荐。
(一)工勤技能岗位
1.高级工
2.中级工
3.初级工
4.普通工
(二)工勤技能岗位基本条件
1.我校目前在职在岗的工勤技能人员。
2.思想道德品质良好,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服从工作安排。
3.具有相应的技能技术证书,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近三年考核结果为合格以上。
4.积极参加学校及本单位组织的各项活动,承担并完成学院及本单位安排的工作任务。
附件2
齐鲁师范学院教师系列专业技术岗位竞聘申请、审核表
现教师职务: 拟竞聘教师职务: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年月 |
|
学历/学位 |
|
毕业院校及专业方向 |
|
毕业时间 |
|
参加工作时间 |
|
现工作部门 |
|
拟竞聘部门 |
|
现从事专业 |
|
现教师职务评聘时间 |
|
任现教师职务时间 |
|
专业技术职务 经 历 |
|
兼任班主任经历 |
1. 2009年 月— 月共 月 2.2010年 月— 月共 月 3. 2011年 月— 月共 月 |
本人意愿 |
是否申请兼任管理岗位:是 □ 否 □(请在方格内打“√”) 是否服从工作调剂:是 □ 否 □(请在方格内打“√”) 申请人承诺以上内容属实。 申请人签字: 年 月 日 |
专业推荐小组 意见 |
|
学术委员会 或学校推荐小组 意见 |
|
学校审核意见 |
|
附件3
齐鲁师范学院教师外系列专业技术岗位竞聘申请、审核表
现专业技术职务: 拟申请专业技术职务: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年月 |
|
学历/学位 |
|
毕业院校及专业方向 |
|
毕业时间 |
|
参加工时间 |
|
现工作部门 |
|
拟竞聘部门 |
|
现从事专业 |
|
现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时间 |
|
现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时间 |
|
专业技术资职务 经 历 |
|
本人意愿 |
是否申请兼任管理岗位:是 □ 否 □(请在方格内打“√”) 是否服从工作调剂:是 □ 否 □(请在方格内打“√”) 申请人承诺以上内容属实。申请人签字: 年 月 日 |
推荐小组意见 |
|
学术委员会 或学校推荐小组 意见 |
|
学校审核意见 |
|
附件4
齐鲁师范学院工勤技能岗位竞聘申请、审核表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年月 |
|
学历 |
|
参加工作时间 |
|
现工作岗位 |
|
专业技术工种 |
|
取得证书时间 |
|
现是否在岗 |
|
专业技术证书 级别 |
高级工□ 中级工□ 初级工□ 其他□(请在方格内打“√”) |
拟竞聘岗位 |
高级工 □ 中级工 □ 初级工 □(请在方格内打“√”) |
拟竞聘部门和 工种 |
|
工作经历 |
|
个人声明 |
是否服从工作调剂:是 □ 否 □(请在方格内打“√”) (申请人承诺以上内容属实。) 申请人签字: 年 月 日 |
聘用部门审核 意见 |
年 月 日 |
学校审核 意见 |
|
附件5
齐鲁师范学院管理岗位竞聘申请、审核表
现行政职务:宣传统战部 拟竞聘行政职务:宣传统战部
姓名 |
殷亮 |
性别 |
男 |
出生年月 |
1982.12 |
学历/学位 |
本科 |
毕业院校及专业方向 |
山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 |
毕业时间 |
2006.06 |
参加工作时间 |
2006.09 |
现工作部门 |
宣传统战部 |
现从事工作 |
编辑 |
现职务任职时间 |
2011.01 |
拟竞聘部门 |
宣传统战部 |
拟竞聘工作 |
编辑 |
工作经历 |
2006年9月——2010年2月 山东省鲁南监狱教育科 2010年3月——2011年1月 齐鲁师范学院办公室 2011年1月—— 齐鲁师范学院宣传统战部 |
个人声明 |
是否服从工作调剂:是 □ 否 □(请在方格内打“√”) 是否不评专业技术职务:是 □否□(请在方格内打“√”) 申请人承诺以上内容属实。申请人签字: 年 月 日 |
学校党委审核 意见 |
|
附件6
齐鲁师范学院专业技术人员兼任管理岗位申请、审核表
现行政职务: 拟申请竞聘行政职务: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年月 |
|
学历/学位 |
|
毕业院校及专业方向 |
|
毕业时间 |
|
现专业技术职务 |
|
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时间 |
|
参加工作时间 |
|
现行政职务任职时间 |
|
现工作部门 |
|
拟竞聘部门 |
|
专业技术职务 或行政职务经历 |
1. 专业技术职务经历: 2. 行政职务经历: |
个人声明 |
是否服从工作调剂:是 □ 否 □(请在方格内打“√”) 是否自愿放弃专业技术职务:是 □ 否 □(请在方格内打“√”) 申请人承诺以上内容属实。 申请人签字: 年 月 日 |
学校党委审核 意见 |
|
姓名:单位:填表时间:年月日 |
一、教学工作量统计 |
年度 |
授课专业、班级 |
课程名称 |
课时 |
三年 总课时 |
三年 平均课时 |
备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近三年在职进修、攻读学位、休假等情况: |
二、教学质量情况统计 |
学生 评教 (暂不填) |
年度/学期 |
评教课程名称 |
得分 |
三年 总得分 |
三年 平均得分 |
备注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教 学 奖 项 |
获奖时间 |
获奖课程 |
获奖名称 |
等级 |
备注 |
|
|
|
|
|
|
|
|
|
|
|
|
|
|
|
教学 工程 项目 |
立项时间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别 |
位次 |
备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学生 竞赛 指导 |
参赛时间 |
参赛项目 |
获奖类别、等级 |
位次 |
备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件7
齐鲁师范学院首次竞聘上岗教学工作量统计表
附件8
齐鲁师范学院首次竞聘上岗科研、教研成果统计表
姓名: 单位: 填表时间: 年 月 日
类别 |
名称 |
刊物及出版社名称或项目批准单位或获奖等级 |
时间 |
位次 |
学 术 论 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著 作或教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科 研教研 项 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 明 专 利 |
|
|
|
|
|
|
|
|
|
|
|
|
|
|
|
|
|
|
|
|
科 研教研 获 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社会兼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件9
齐鲁师范学院首次竞聘上岗教学、科研、社会兼职量化办法
根据上级有关竞聘上岗的有关规定,参照省内其他高校的有关办法,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办法:
以下各项均以我院为第一完成单位(新调入人员参考前三年成果),计分按照下列比例:独立完成者得100%;两位完成者得分依次为70%、30%;三位完成者得分依次为70%、20%、10%;四位完成者得分依次为70%、15%、9%、6%;五位完成者得分依次为70%、15%、8%、5%、2%;六位完成者得分依次为70%、15%、8%、4%、2%、1%。
一.课时工作量(2009年到2011年度)满分100分
专任教师、兼职教师按学校规定的课时数计算,每少5个课时减1分。
1.专任教师252课时/年。
2.系部兼职教师168课时/年。
3.其他部门兼职教师84课时/年。
二、教学质量
1.学生评教(2009年到2011年度)
按三年学生评教分数加权平均分数。
2.教学奖项(2009年到2011年度)
(1)课堂教学比赛(实验)一等奖10分,二等奖5分,三等奖3分。
(2)说课比赛前一等奖10分,二等奖5分,三等奖3分。
(3)教案评比,优秀教案每年加3分。
3.教学工程项目(任现职以来)
(1)国家级精品课程、教学团队、特色专业(品牌)、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100分。
(2)省级精品课程、教学团队、特色专业(品牌)、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50分。
(3)校级精品课程、教学团队、特色专业(品牌)建设20分。
4.学生竞赛指导(任现职以来)
(1)国家级一等奖20分,二等奖10分,三等奖5分。
(2)省级一等奖10分,二等奖5分,三等奖3分。
三、教研、科研项目(任现职以来)
A.国家级教研、科研项目计150分。
B.省部级教研、科研项目计50分。
C.厅局级教研、科研项目计30分。
D.院级教研、科研项目计10分。
E.横向科研项目以经费到账为依据,2万元计1分。
四、教研、科研获奖(任现职以来)
A.国家级教研、科研奖励一等奖计150分,二等奖计100分,三等奖计70分。
B.省部级教研、科研奖励一等奖计60分,二等奖计40分,三等奖计30分。
C.厅局级教研、科研奖励一等奖计30分,二等奖计20分,三等奖计10分。
D.院级教研、科研奖励一等奖计10分,二等奖计5分,三等奖计3分。
五、期刊(任现职以来)
期刊级别以《齐鲁师范学院期刊分类办法》为依据;一年之内同一种期刊计算不超过2篇。
在A类刊物发表一篇论文计50分。
在B类刊物发表一篇论文计30分。
在C类刊物发表一篇论文计10分。
在D类刊物发表一篇论文计5分。
六、著作或教材(任现职以来)
A.经学术委员会认定的A类学术著作或教材,计50分。
B.经学术委员会认定的B类著作或教材,计30分。
C.公开出版的普及性、知识性、教辅资料等出版物,计20分。
D.参编著作每1万字计0.5分(四舍五入)。
七、专利成果 (任现职以来)
A类:发明专利,分值为50分。
B类:实用新型专利,分值为10分。
C类:外观设计专利,分值为5分。
八、社会兼职(任现职以来)
1.国家级学术团体(含专业委员会)委员30分。
2.省级级学术团体(不含二级学会)担任常务理事以上职务的15分。
3.我院教师兼职指导硕士生,指导一名硕士生计5分。
主题词:岗位设置 聘任办法
校对:王功文 打字:杜 娟 共印60份